冬季寒流來襲,低溫對於戶外工作者和暴露於寒冷環境的勞動者帶來不小的健康威脅。寒冷環境不僅可能引發凍傷、低溫症等疾病,對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者也有加重病情的風險。本文將分享預防低溫職業病的實用措施,保障工作者的健康與安全。

寒冷會對人體造成多方面的影響,尤其是在核心體溫下降時,可能導致以下健康問題:

凍傷

手腳、耳朵和鼻子等暴露部位最容易受傷。

低溫症

核心體溫低於35°C時,可能出現呼吸減慢、意識模糊等症狀,嚴重時可能致命。

非凍傷性冷傷害

如戰壕足,長時間處於潮濕低溫環境可能導致組織壞死。

寒冷天氣作業安全建議

健康管理

  • 慢性病風險評估:對患有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的員工進行健康檢查,適當調整工作內容或時間。
  • 定期健康監測:雇主應安排員工定期健康檢查,並記錄異常狀況。

穿戴防寒裝備

  • 穿戴防寒衣物,包括多層次衣物、防風防水外套、防滑鞋以及手套和帽子。
  • 保持乾燥,避免衣物潮濕,選擇透氣且保暖的材質。

作業環境管理

  • 風速與溫濕度監測:定期記錄工作環境溫濕度,評估作業條件是否適宜。
  • 規律休息與熱食供應:設置供暖的休息區,提供溫熱飲食幫助勞工維持體溫。
  • 伙伴互護制度:工作時應以小組形式作業,彼此觀察健康狀態。

低溫作業教育訓練

  • 向勞工提供低溫危害知識,教授如何辨識凍傷、低溫症等症狀,以及緊急應變措施。

緊急處置措施

  • 發現勞工有異常情況(如四肢發麻、呼吸急促),應立即停止作業,將其移至溫暖處,視情況送醫處理。

低溫作業常見職業病與預防

❶ 常見職業病

  • 凍傷:局部組織受凍,回溫後可能出現疼痛和腫脹。
  • 低溫症:核心溫度下降,影響內臟功能。
  • 戰壕足:因長時間處於潮濕環境,導致皮膚組織損害。

❷ 預防關鍵

  • 遵守工作休息時間安排,避免長時間暴露於寒冷環境。
  • 定期檢查防寒裝備是否完好無損。
  • 工作前後檢視勞工身體狀況,確保無潛在風險。

寒冷環境下的工作挑戰不容忽視,雇主與工作者應共同遵守安全規範,做好風險防範。讓我們一起確保就算「寒」風再大,安全都不掉鍊喔!

您想要了解更多,請與我們聯繫

想要收到最新消息,歡迎按讚臉書:
覺得內容很棒,可以分享給好友:
購物車
返回頂端
啟用即時通知! OK 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