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須知

懷孕初期通常準媽媽的身體不會有明顯的改變,
但還是可以透過一些細微的變化與徵兆來發現自己懷孕了。

首先,月經停止是懷孕初期最顯著的懷孕徵兆,若月經延遲超過2週以上,則有可能是已經懷孕。
其次,懷孕後賀爾蒙會發生改變,導致孕媽咪體內產生變化,出現害喜症狀,容易有噁心、嘔吐的反應。

懷孕期,準媽咪所攝取的食物有一部分會同時給肚裡的寶寶吸收,所以需要留意孕婦本身的飲食習慣,攝取健康而天然的食物。懷孕初期媽咪還不需要額外攝取熱量,最重要的飲食營養和均衡,補充必需的營養素。

那麼,孕期期間要如何補充食物、維生素才能讓媽媽和小孩健康、長大呢?

衛福部指出,孕婦要均攝取全榖雜糧類、乳品類、豆魚蛋內類、蔬菜類、水果類、油脂與堅果種子類等六大類,
並建議食三大營養素攝取量占總熱量之比例為蛋白質10-20%脂肪20-30%醣類50-60%

懷孕飲食注意事項

DHA:是一種多元不飽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也是人體認知發展重要的營養素,對於胎兒健康發展至關重要。孕婦體內的DHA含量,對胎兒有很大的影響,而DHA會自然隨著懷孕週期而逐漸下降,因此從懷孕初期一直到產後哺乳,孕婦都需要補充DHA。

葉酸:葉酸(Folic acid) 是寶寶正常發育的關鍵營養素,對於準備懷孕和懷孕初期的孕媽咪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營養素。
孕婦每天應補充400微克(mcg)的葉酸,孕媽咪可以透過天然食物如菠菜以及柑橘類水果來補充葉酸,
可購買葉酸的補充錠,但請先諮詢醫師。此外,每天也可補充400國際單位(IU)以上的維生素D,幫助維持所需的營養。
●能夠補充葉酸的食物:肝臟、雞蛋、米胚芽、小麥胚芽、 深綠色蔬菜、豆類(綠豆、黃豆)、黃豆芽、菠菜、韭菜、香蕉、檸檬、乾竹笙、海苔片、乾香菇。

鐵質:懷孕婦女因體內需多滋養胎兒生命,血容量也會大大增加,血液供應比起未懷孕女性增加20~40倍,而其中75%會送到胎盤,因應血容量的增加,靜脈還會代償性增加,使懷孕婦女爆青筋的機率提升。
而大量增加血漿協助運送,紅血球速度追趕不及,血球比容(HCT)下降,還會導致孕婦妊娠性貧血(多為缺鐵性貧血)。
●能夠補充鐵質的食物:黑芝麻、豬血、肝臟、紫菜、髮菜、洋菜、海藻、蔘鬚、魚、蛋黃、紅肉、全穀類、深綠色蔬菜。

鈣質:骨骼並非一成不變的死細胞,而是由破骨細胞與成骨細胞兩種細胞以破壞與新生,維持著骨骼的動態平衡。
當血中的血鈣不足,破骨細胞就會破壞骨骼內的老舊骨質,將骨骼裡的鈣質釋出給血液,維持血鈣平衡。
建議每日最好都喝1.5杯牛奶,多吃魚乾、豆製品補充鈣質,以免母體出現骨質疏鬆的狀況。
●能夠補充鈣質的食物:魚乾、牛奶、優酪乳、乳酪、蝦子、香椿、紫蘇、莧菜、黑芝麻、西洋芹、豆漿、黃豆製品等食物。

:如嚴重不足,可能會影響胎兒腦部發育,讓新生兒有生長遲滯和神經發育不全等問題,甚至會增加嬰兒的死亡率。
但患有甲狀腺機能亢進、甲狀腺炎、甲狀腺腫瘤等疾病孕婦,需按照醫師建議量服用。
孕婦碘不足的比例大於50%,隨後在2010及2014年的小規模孕婦碘測試,仍然低於世衛組織所建議的150-249 微克/升。
●能夠補充碘的食物:適量攝取含碘食鹽、海帶、紫菜、淡菜、海鮮、蛋奶類。

維生素D:攝取足夠維生素D,協助胎兒骨骼正常生長,同時也為寶寶出生後數月的所需先做好儲存。
●能夠補充維生素D的食物:多食用魚類、雞 蛋、乳品、菇蕈類 ( 黑木耳、香菇 ) 等食物,適度曬太陽。

Omega-3:Omega-3脂肪酸裏頭的DHA和EPA,對嬰兒早期的生長發育非常重要,可協助寶寶的大腦發育、降低過敏風險,除了有助嬰兒的視力發育外,還能改善媽媽與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
●能夠補充omega-3的食物:鯖魚、鮭魚、秋刀魚、鰻魚、沙丁魚、鱒魚、鯡魚、鱈魚、核桃、亞麻仁、奇亞籽,海鮮應避免生食。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職業衛生護理中心 關心您

參考文獻
懷孕吃什麼好?這6種營養素讓媽媽小孩都頭好壯壯! – Heho健康

您想要了解更多,請與我們聯繫

想要收到最新消息,歡迎按讚臉書:
覺得內容很棒,可以分享給好友:
購物車
Scroll to Top
啟用即時通知! OK 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