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職場上,意外總是來得突然。一場看似小小的失誤,可能換來長時間的病痛與損失。你知道嗎?不論是工地、工廠,還是辦公室,每個工作場域都潛藏著職業災害風險。了解什麼是職業災害、遇上怎麼辦、如何爭取自己的權益,就是保護自己的第一步!
您將看到的內容是...
Toggle什麼是「職業災害」?
我們所常聽到的「職災」全稱為「職業災害」。
《職業安全衛生法》明確定義為:「因勞動場所之建築物、機械、設備、原料、材料、化學品、氣體、蒸氣、粉塵等或作業活動及其他職業上原因引起之工作者疾病、傷害、失能或死亡。」
簡單說,因工作導致的傷病,像是機械夾傷、化學灼傷、長期過勞引發的憂鬱症,都屬於職業災害。不只是工人會遇上,辦公室久坐腰酸背痛、客服人員因壓力導致焦慮,也可能是職災!
職災發生怎麼辦?4 步驟保權益!
步驟一:立即就醫並通報
勞工須做的事:
- 立即就醫,並向醫院說明為「職業災害」事故,確保後續權益。
- 主動告知雇主或主管事故的時間、地點、過程,保留就醫紀錄與單據。
雇主依法義務:
- 依《職業安全衛生法》第37條,發生下列事故時應於8小時內通報勞動檢查機構。
- 發生死亡災害。
- 發生災害之罹災人數在三人以上。
- 發生災害之罹災人數在一人以上,且需住院治療。
- 若有重建服務需求(如復工協助、轉職評估),可透過「職業傷病通報系統」啟動個案服務。
步驟二:申請職業傷害或職業病認定
- 前往職業傷病專責醫院或其醫療網絡,掛號職業醫學科,由專科醫師診斷並評估是否為職災。
- 經認定後,將取得職業病/傷害證明,作為申請各項補助與給付的基礎。
備註:長期壓力導致精神疾病、過勞引發中風,也可提出職業病申請!
步驟三:了解權益,申請職災給付
可申請的職災補助包括:
- 醫療給付:門診、住院、開刀費用補助。
- 傷病給付:建議按月申請補助。
- 失能/死亡給付:依失能等級、喪葬情況核發。
- 復工協助:復健津貼、職業訓。練、重新安置等。
申請對象與方式:
- 可由本人或家屬辦理,向勞保局提出申請。
- 可透過公司或工會協助了解申請流程、備齊文件。
步驟四:接受復健,準備復工
- 積極配合醫療與復健療程,並定期追蹤康復狀況。
- 進行職務調整與復配工評估,依照醫師與企業評估結果,安排適當工時或工作內容。
- 勞工應與雇主保持聯繫,主動告知目前復原狀況及可復工時間與協助需求。
可尋求職業重建資源,如職訓、轉職媒合、心理支持等,順利重返職場!
貼心提醒
- 每個階段都可能牽涉法律與醫療文件,建議妥善保存相關證明。
- 可諮詢職業工會、地方勞工局,或撥打1955專線獲得協助。

職業災害可能在你最沒防備的時候發生。與其事後後悔,不如事前了解、做好準備。身為勞工,你有權利在安全的環境下工作;身為雇主,你也有責任保護員工安全。讓我們一起打造零職災的職場!